救命神器:AED普及背后的故事

元描述: 深入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普及之路,从创新模式到科学布设,再到救护培训,解读如何让“救命神器”真正发挥作用,并分享多个成功案例。

引言: 猝死,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汇,它往往毫无征兆,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。然而,近年来,一种被称为“救命神器”的设备——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,为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带来生的希望。从山东淄博的创新租赁模式,到浙江杭州的科学布设,再到广东深圳的全员急救培训,各地都在积极探索,让AED真正“有得用、找得着、用得好”。本文将为您揭秘AED普及背后的故事,展现这项技术如何为生命保驾护航。

AED:从“备而不用”到“关键时刻”

AED,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,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,能够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,通过电击恢复正常心跳。简单易操作,无需专业医护人员,让普通人也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AED进行救治,成为心脏骤停患者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然而,现实中,AED的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高昂的价格、维护成本、公众使用率低等问题,成为了阻碍AED广泛应用的拦路虎。为此,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积极探索,寻找突破口。

山东淄博:以租代购,降低门槛

山东淄博,这座有着460多万人口的城市,曾经没有一台AED。2020年,淄博市红十字会启动了公共场所配备AED工作,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。

“用3000万元购买2000台AED,对于我们来说,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”淄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王爱军坦言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淄博市红十字会创新探索了“以租代购”模式,以租赁的方式将2000台AED快速投放到位,分期支付租赁费用,有效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。

“我们想,能不能把2000台AED一次性租赁到位,5年租赁期内每年为服务商支付设备租赁及维护费350万元?”王爱军说道,“这样既缩短设备配置周期,又能缓解财政资金压力。”

这种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购置成本,还将设备维护的工作交给了租赁公司,解决了“无人维护”的难题,确保了AED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
浙江杭州:科学布设,方便易找

AED配置不仅要数量充足,更要“找得着、用得上”。浙江杭州,在AED的科学布设上,走在全国前列。

近年来,杭州市政府制定了《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与维护管理规范》,对AED配置适用场所及数量标准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,根据人口密度、人员流动量、分布距离等因素,按照3至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进行配置。

“每个地铁站至少1台,一般安装在车站控制室外的显眼位置。”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海福介绍,“不仅站厅内设有AED明显标识,地铁车厢内也贴有相关提示,引导乘客发现紧急情况时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。”

此外,杭州还推出了“急救志愿者+移动AED”模式,将AED配置在出租车、执法执勤等车辆上,并与120调度系统、急救志愿者平台等打通,让移动AED成为可能。

“公众有需要时,可点击进入‘杭州AED在线’应用程序,系统将根据人员的定位信息,精准提供附近的AED位置及设备详情。”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处处长陶晶说。

广东深圳:全员急救培训,敢于出手

有了设备,还要会用、敢用。广东深圳,在AED的普及推广上,将重点放在了全民急救培训上。

2017年,深圳启动了“公众电除颤计划”,迄今全市公共场所安装AED逾4.3万台,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。然而,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却指出,“很多市民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不是不想救,而是不知道怎么救,还担心救不成功反而惹麻烦。”

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发了不同层级的急救培训课程,面向全市年满18周岁零救护基础市民开展免费培训,并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急救培训,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。

“我参加过初级救护员证书课程培训,那次培训让我对AED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增强了我的信心。”深圳地铁福田站值班站长李国恺说道,“在救人的时候,我迅速回想了一遍急救流程,感觉心里还是有底的。”

深圳市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,为施救者提供法律保障,鼓励更多人敢于出手救人。

AED普及:从“生命奇迹”到“社会共识”

从淄博的创新模式到杭州的科学布设,再到深圳的救护培训,各地都在积极探索,让AED真正“有得用、找得着、用得好”。

近年来,AED在实际救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救回了无数宝贵的生命。

  • 2023年6月,广东深圳市一名小学生突发心跳骤停,经老师使用学校里的AED紧急施救后,安全脱险。
  • 2022年6月,淄博市成功使用AED救治了4名患者。
  • 2021年以来,杭州市各公共场所使用AED成功救治57人。

这些案例,不仅证明了AED的救命功效,也反映了社会对AED普及的重视程度。

AED普及:未来展望

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,AED普及之路将会越走越宽。未来,我们期待:

  • 更多城市和机构能够学习淄博的经验,采取创新模式,降低设备配置和维护成本。
  • 更多地方能够借鉴杭州的科学布设方法,让AED方便易找、便于使用。
  • 全民急救培训能够更加普及,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,敢于出手救人。

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AED将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,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更多生命保驾护航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遇到心脏骤停患者,应该如何使用AED?

遇到心脏骤停患者,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按照AED设备上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。首先,打开AED设备,将其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,接着按照语音提示进行电击操作,并实施心肺复苏。

2. AED的使用是否需要专业人员?

AED设计简单,操作流程清晰,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易上手。AED设备上配备了语音提示,指引使用者进行操作。

3. AED的维护保养工作如何进行?

AED需要定期维护保养,以确保其正常运行。一般情况下,租赁公司会负责AED的日常维护保养,包括电极片的更换、电池的检查等。

4. AED的配置标准是什么?

AED的配置标准因地而异,一般根据人口密度、人员流动量、分布距离等因素进行确定。如机场、火车站、长途汽车客运站,要求每楼层至少设置1台,楼层面积每超过4万平方米增设1台;居住人数超过3000人的社区,至少设置1台。

5. AED的普及有什么意义?

AED的普及能够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,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,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。

6. 如何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度和使用率?

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度和使用率,例如:

  • 加强宣传教育,让公众了解AED的作用和使用方法。
  • 在公共场所设置AED标识,方便公众找到AED。
  • 组织急救培训课程,提高公众的急救技能。
  • 推出“急救志愿者+移动AED”模式,让AED在更多情况下发挥作用。

结论

AED,作为一种“救命神器”,在公共场所的普及,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。从山东淄博的创新模式到浙江杭州的科学布设,再到广东深圳的全员急救培训,各地都在积极探索,让AED真正“有得用、找得着、用得好”。未来,相信随着AED的普及,更多生命将得到救治,更多家庭将免受悲剧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