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1日晚,周杰伦新歌及MV《圣诞星》上线发布,立即成为全网热搜。但这首歌的口碑迅速两极分化,不少歌迷表示比起周杰伦此前的经典作品,这首歌显得“平平无奇”。

  从2000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以来,周杰伦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入人心的词曲创作广受赞誉,成为受几代人追捧的偶像级歌手。“最美的不是下雨天,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”“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”,“你发如雪,纷飞了眼泪,我等待苍老了谁”,这些经典唯美的歌词,不知被多少懵懂的青春抄写在写满心思的日记本里。说周杰伦是全民歌手、时代偶像绝不为过,然而近年来,关于周杰伦“江郎才尽”和“被迫营业”的争议频频出现,多少有点让人唏嘘。

  不管歌迷愿不愿意承认,不能忽略的一点是,任何偶像明星都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巅峰期,包括周杰伦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巅峰时期的极高创作水平。叱咤歌坛20余年,其创作状态和能力随着年岁的增加有所下降,这一点可以理解也应该被接受。但古人说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对于像周杰伦这样的时代偶像,年华可以老去,对待音乐的“壮心”绝不能丢。

  这份“壮心”,既要包含对专业的坚守,也应承载对歌迷的尊重。实力是歌手的生存之本,名气越大,专业素养越不能拉胯松懈。比如旋律、歌词、编曲,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要与偶像歌手的头衔相匹配。否则,难免让人质疑是在“吃老本、卖弄情怀”。拿这次口碑暴跌的新曲《圣诞星》来说,歌迷们普遍反映“从旋律到歌词,写满了敷衍”“甚至连前奏都懒得设计”“听完没有任何记忆点”。一首歌曲,如果把周杰伦的名字去掉就会石沉大海,那这就是专业不过硬,被批评在所难免。

  歌迷是偶像明星的知心人和成就者,越是顶级的偶像明星,越要用真诚尊重的态度来回馈粉丝的期待。以周杰伦为代表的顶级歌手,大家能够接受他们唱不上去高音,但不能接受他们加个驯鹿、布置个圣诞树、戴个圣诞帽,就创作一首圣诞歌曲。此前五月天假唱风波就给歌坛打了个样,反观如林子祥、张学友这样数十年如一日保持“良好营业状态”的正面案例,才能让歌迷心甘情愿掏钱,收获口碑与票房。

  再顶级的偶像明星,在时间这个最公正的刻度面前,或许都将走向平庸,没必要“硬上强度”。郭富城近期在演唱会上跳年轻时的《对你爱不完》,就被吐槽跳出了广场舞的节奏;刘晓庆仍要坚持在影视剧中扮演少女,也被批评“辣眼睛”。无论歌手还是演员,作为偶像明星和他们的粉丝,也不得不承认并接受这样的自然规律。但需要强调的是,平庸不等于“摆烂”和“躺平”,也不等于“不可为而强为之”,不放松专业追求,不辜负粉丝期待,不消费大众情怀,对得起自己得到的每一份喜爱,这才是偶像明星们不能忘记的初心与责任。